
2025年10月5日
当全国各地迎来出游高峰
央视新闻《文博日历》的镜头
第三次聚焦连云港——
这座从西游圣境中走来
自海浪间升起的神奇浪漫之都
沉睡千年的文物记忆
再次被唤醒
此次亮相的
是连云港博物馆珍藏的
“西汉彩绘漆木尺”
展开剩余89%2000多年前,古人在一把尺子上
画下了一幅动态感十足的出游“连环画”
线条流转间,是技艺的极致展现
色彩铺陈处,是穿越时空的浪漫想象
今天,让我们一起走近
连云港市博物馆藏的这把彩绘漆木尺
乘象车、听鼓声
尺子上的奇幻旅行
什么样的尺子才能称得上
工艺上乘、精妙绝伦?
西汉人有自己的考核标准
1.有准确明晰的刻度
2.纹饰要足够精美
3.配色讲究,多而不杂
△西汉 彩绘漆木尺 连云港市博物馆藏
眼前这把彩绘漆木尺全电配资
即是汉尺中的罕见珍品
木尺不仅可以用来丈量长短
(汉尺一般长为一尺,长约23.1厘米,
此把汉尺长度较短可能是缩水导致)
表面还描绘了一场奇幻旅行
△西汉 彩绘漆木尺(线描图) 连云港市博物馆藏
流畅飘逸的线条间
两辆 轺车被马儿拉着疾行
(轺车是中国古代以单马或双马牵引的轻便交通工具,
其基本结构包含车轮、车轴、车舆等)
披着斗篷的 大象
拉着宽敞的 鼓车
鼓手长袖飘飘,挥动鼓槌
仿佛隐有浑厚鼓声传来
车后还有 骑手跟随前进
正反两面连起来正是一幅
场面壮观的车马出行“连环画”
△连云港市博物馆展厅内汉尺复原画像
红黑蓝白等多种颜色搭配填充
制作精美,画面感十足
极具艺术研究价值
日月山水辉映
尺子上的惊艳美景或在连云港全电配资
除了车马出行图
汉尺上还描绘了惊艳的自然景观
缭绕缥缈的 云雾
伫立的 山、分立两旁的 日月
以及它们在清澈水面上的 倒影
△西汉 彩绘漆木尺中的山水日月(线描图)
看山看水看日月浮云
一路上可谓美景不断
那么木尺上所描绘的山在哪呢?
专家推测
📍 定位或许就在连云港的云台山
△ 西汉 彩绘漆木尺中的山水日月 连云港市博物馆藏
云台山古称“郁州山”“苍梧山”
西汉时期,云台山位于海中
当时的人们认为它是一座仙山
《嘉庆海州直隶州志》中记载:
“云台山即郁州山,旧名苍梧山……郭璞注:今在东海县界,世传此山自苍梧从南徙来,上皆有南方物也。”
作为一大胜境
云台山峰峦叠翠
“雾月与碧海同深”
如此美景
难怪会被2000多年前的古人
定格留存
从竹简上的职场日常
到木牍里的全年日程
再到漆尺上的出行画卷
三件珍藏,三度携手
凝于《文博日历》方寸之间
千年之后,它们依旧熠熠生辉
讲述着华夏文明的深厚底蕴
连云港的历史
也正顺着这条传播之路
像涓涓细流
悄悄流进更多人的记忆里
现在,就让我们一同回顾
前两次的精彩相遇
2月20日
自带“提醒功能”的年历
2025·文博日历
2025年2月20日首次登上《元延元年历谱》木牍又带着古人的“极简智慧”圈粉无数。谁能想到,一块长仅21.8厘米的木片,竟能装下一整年的时光?
- 巧思设计:木牍上下排列闰正月在内的13个月,标注农历大小月,边缘刻写60个天干地支,方便具体日期的“一键查询”。
- 农事提醒:木牍还标注了立春、夏至等8个节气,以及腊日、晦日等重要日期,指导农业生产与祭祀活动。
这块木牍是西汉历法智慧的缩影,展现了古人对时间的精准把握与生活的仪式感。
“图中二维码”
查看日历详细内容
7月25日
西汉“工作日志”
2025·文博日历
2025年7月20日再次登上2000多年前的“上班族”师饶,用28枚竹简记录了一年的工作与生活。
- 出差与住宿:师饶一年出差16次,共161天,足迹遍布楚国、琅琊郡等地。他的日记中甚至标注了125条住宿定位,展现了汉代官吏的严谨与勤勉。
- 休闲时光:汉代官员每五天轮休一天,还有夏至、冬至等假期。努力工作之外,师饶共计休息41天,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令人称奇。
这些竹简不仅是汉代休沐制度的珍贵史料,更让我们得以“穿越”回2000多年前,感受一名西汉官吏的日常。
发布于:北京市富豪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